首页 > 天寿陵园 > 陵园名人 > 杨光华

杨光华

  • -2016-03-10
  • -善唯墓地网
  • -评论(0)
  • -关键词:杨光华
2016-03-10 天寿名人,杨光华

dc54564e9258d109e5c2d51ad058ccbf6d81800a19d86d48

石油化工泰斗,著名教育家杨光华

杨光华,男,汉族。湖南浏阳人,原石油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石油化工专家。
杨光华,1923年4月10日,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8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51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还没拿到证书,就响应祖国号召,毅然回到祖国。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53年,参加北京石油学院筹建工作,杨光华教授和武迟教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石油天然气工学专业,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系统讲授石油炼制的《石油炼制工艺学》教材。他在美国发表的《气固相催化反应机理的决定》论文,一直为国内外化学反应教科书和专著所引用,被称为化学方应工程创建初期的经典论文。他回国后,在化学反应工程和石油加工工程两个学科内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是我国最早研究硅酸铝裂化催化剂人工合成、稀土分子筛催化剂的学者之一。历任学院石油及天然气工学教研室主任、炼制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至1958年,在前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访问和进修,首次提出的裂化催化剂上结焦动力学方程被称为潘钦可夫——杨式方程,载入了苏联科学院的文献之中。
60年代初,为适应我国航空航天和国防事业对高能燃料的需求,炼制系组建了“特种燃料研究室”,杨光华主持研制成功了“新型凝油剂的合成及其使用配方”,投入工业生产后,迅速装备国防化部队,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杨光华还领导了多项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石油加工工程”和国家开放实验室“重质油加工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
1965年起,任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1969年之后,任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研究生部党委书记、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其间被选为党的十大代表。
70年代以来,杨光华预见到催化裂化过程必将在炼油工业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决定把这个过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选择以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问题作为切入点鉴于此后该项研究工作卓有成效。
80年代初,杨光华考虑到中国的多数原油较重,预见重质油加工技术发展将会是中国石油加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他提出并组建了重油研究室。1983年,在参加第一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的研究工作中,负责其中一个专题“裂化催化剂再生反应动力学规律”,该项目获1986年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1987年,杨光华审时度势,将重质油研究室和与石油加工相关的科研组联合建立为重质油加工实验室,研究制定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适时地向国家计委申报成立“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1989年获得批准。自此,十几年来,该重点实验室在重质油加工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创造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实验室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重质油及渣油加工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一书,是杨光华古稀之年,在总结长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中英文撰写的力作,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是他睿智和研究思想的结晶。
杨光华1988年至1992年,任石油大学校长,此后任石油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石油加工和化学反应工程专家、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第一、二届委员、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美国《能源》杂志编辑顾问委员会成员等职。
杨光华在担任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三个不同历史时期领导职务的26年间,锐意改革,勇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他对如何办好高等教育,尤其是在如何办好石油高等学校方面,有大量的论著,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为指导中国石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他在担任华东石油学院主要领导人期间,在学校因被迫搬迁东营而元气大伤,办学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勇挑重担,身先士卒,为了挽回濒临中断的石油高等教育事业,他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在荒芜的盐碱滩上,他和全院师生、员工同甘共苦,艰苦创业,为重新建校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奋战了20多年。他以对石油工业和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著追求,以坚强的毅力和勤奋的工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条件,以高瞻远瞩的智慧,适时改进和拓宽了学校的系科专业,并多方努力,筹划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建设,使学校在山东东营和北京昌平两校区较快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有效地发挥了学校作为石油、石化人才摇篮的巨大作用。他在担负极其繁重的学校管理工作的同时,仍尽力亲自投入教学工作,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先后指导过10余名研究生和多名本科生。学位制度改革后,先后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30多名。
1990年,杨光华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评为有杰出贡献的老科学家,并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校技术工作40年成绩显著的荣誉证书。杨光华一生好学不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成为我国石油化工界的泰斗,闻名国内外,是当代学人钦佩的大师。
杨光华80寿辰时,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派人为原石油大学校长杨光华送去了象征长寿的榕树盆景,祝贺她的老师长寿。石油大学校长仝兆岐前往杨光华住处贺80大寿,并赠送杨光华与两位校友、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国务院委员周永康在一起的大幅照片。
杨光华德高望重,虚怀若谷,谦诚待人,尤其对中年学人,关怀备至。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博得学界由衷地敬仰。
杨光华于2006年11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他崇高的品德和对祖国、对人民、对石油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被后人敬仰。2006年12月22日,杨光华骨灰安葬在北京天寿园的方舟园中。

购墓电话:400-838-7689跳转微信咨询

评论

咨询电话



一站式服务

  • 1对1购墓讲解
  • 免费到家接送
  • 多重优惠+礼品
购墓热线:400-856-6697
2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30-18:00

选择下列产品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856-6697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顶部